胃溃疡患者要多喝牛奶来养胃?这是真的吗? 科普常识-吉林省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 董蕾 3960883
胃溃疡患者要多喝牛奶来养胃?这是真的吗? 科普常识-吉林省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 董蕾 3960883

胃溃疡患者要多喝牛奶来养胃?这是真的吗?

2025-07-08      来源: 科学辟谣

  “胃溃疡患者要多喝牛奶来养胃。”

  牛奶营养丰富,胃溃疡患者大量喝牛奶有助于胃溃疡的恢复,可以养胃。

  流言分析

  这种说法没有科学道理。

  牛奶中含有大量的蛋白质和钙,这两种成分都会促进胃酸分泌,尤其是蛋白质。对胃溃疡患者来说,在发作期和治疗期不适合多喝牛奶,否则可能会间接刺激胃酸分泌过多而引发胃疼痛,更别提“多喝牛奶来养胃”了。

  “胃不好,喝点牛奶养养。”这几乎成了不少人下意识的自我安慰。特别是胃灼热、隐隐作痛的时候,喝一口温热的牛奶,好像真的能“润一润”。有的人甚至把牛奶当作天然的“胃药”,睡前来一杯,早晨空腹喝一杯,觉得既养胃又助消化。

  甚至还有些言论称:胃溃疡患者要多喝牛奶来养胃。那么,对于胃溃疡患者,喝牛奶真的能保护胃吗?

  牛奶对胃酸分泌的“刺激效应”

  胃溃疡患者在发作期和治疗期不适合多喝牛奶,否则可能会间接刺激胃酸分泌过多而引发胃疼痛。

  所有的食物都能通过胃的膨胀来刺激胃酸的分泌,但蛋白质是主要的刺激物。牛奶中富含蛋白质和钙质,这两种成分都能促进胃酸分泌。

  虽然在小鼠的研究中牛奶可以抑制胃溃疡的发展,不过需要注意的是:这些实验是在老鼠身上进行的,且模式为“先喝牛奶再伤胃”。这种“预处理”的保护性,并不等同于“胃已经受伤时再喝牛奶”的效果。更何况,人和老鼠之间在生理结构和代谢机制上也存在巨大差异。因此,虽然数据看上去不错,但用在人身上还需谨慎对待。

  一项研究比较了不同种类牛奶(包括全脂、脱脂、低钙)对胃酸分泌的影响,结果发现它们都会显著刺激胃酸分泌,且十二指肠溃疡患者的反应比正常人更强烈。[3]尤其在进食后的 90 分钟内,牛奶诱导的胃酸峰值可达空腹水平的两倍以上。这种“先缓解、后反弹”的刺激模式,反而可能加重黏膜负担。

  造成这种现象的主因,是牛奶中的蛋白质和钙。这些成分可刺激胃泌素分泌,从而促使胃酸释放。虽然听起来像是“正常的进餐反应”,但对于胃酸分泌本就旺盛或溃疡易感人群而言,这种刺激可不是什么好事。

  更值得注意的是,早期研究曾尝试用牛奶作为“中和胃酸”的天然方法,但结果发现它的缓冲能力非常有限。以 Piper 在 1969 年的研究为例,如果想要中和胃里相当于 50 毫克当量(mEq)的胃酸,需要喝下近 960ml 牛奶,相当于日常推荐摄入量的两倍以上。[4]而且这种数据是在体外滴定实验中得出的,实际到体内时,胃液 pH 值受牛奶影响微乎其微,几乎不足以抵消其对胃酸分泌的刺激。

  因此,对于本就黏膜受损的胃溃疡患者而言,饮用牛奶可能带来反效果,尤其是在摄入量过大或空腹状态下。

  牛奶对你是“润”还是“胀”,

  还得看体质

  如果说动物实验是在探讨牛奶有没有“潜力”,临床研究是在检视牛奶的“风险”,那么人群调查和个体体验,则让这个问题变得更加多元与个体化。

  一项针对中国城乡居民的横断面调查发现,每日饮用普通牛奶超过 250 克者,消化性溃疡的报告率显著高于摄入量较低者;而在摄入酸奶的人群中,这一趋势则刚好相反,酸奶摄入量最高组的溃疡患病率约为最低组的 60%。[5]研究指出,发酵乳制品中的益生菌可能通过调节胃内微生态、抑制幽门螺杆菌活性,从而起到一定保护作用。这种差异在控制了年龄、性别、BMI、吸烟等多种因素后依然显著,提示了“喝什么奶”比“要不要喝奶”更关键。

  2023 年一项临床营养研究发现,即使没有乳糖不耐,部分健康成年人在饮用牛奶后,依然会出现胃胀、腹痛、嗳气等不适症状。[6]其中,有 16% 的受试者在摄入 250ml 牛奶后报告了明显的胃肠反应,且这些不适与乳糖代谢无显著相关。

  这与个体间对牛奶蛋白(尤其是酪蛋白)消化效率的差异有关。例如,消化过程中产生的 BCM-7 等活性肽可能影响胃肠蠕动,引发肠道不适;而肠道菌群结构也会影响牛奶成分的代谢,部分菌群较“特殊”的人对乳制品耐受性较差。

  此外,另一项研究指出,即使是低钙牛奶,也能在溃疡患者体内引发胃酸分泌增加,这类人群对多种刺激源反应更敏感,轻微的酸分泌波动就可能导致不适。[3]

  换句话说,有人喝牛奶是“润”,有人喝完却是“胀”。胃的不适,不是“娇气”,而是一种真实的肠道反应。

  对于胃溃疡患者、胃酸过多者,或者容易胃胀的人来说,牛奶未必是理想的“疗愈饮品”,尤其是空腹、大量饮用时更需警惕。但这也不意味着必须远离乳制品。调整温度、减少饮用量、改在餐后饮用,或尝试酸奶、发酵乳等形式,可能会带来更友好的体验。

  真正需要警惕的,是别用牛奶代替专业治疗。如果出现长期胃痛、胃胀、灼烧感,还是要查明病因,比如是否感染幽门螺杆菌、是否有消化性溃疡或功能性消化不良,明确诊断,科学干预,才是对胃最好的照顾。

  比起问“该不该喝牛奶”,不如先问:“我的胃,真正需要的是什么?”

  照“谣”镜

  这类谣言通常披着“以食养胃”的外衣,看似合理、实则误导。它们常以某种食物短暂缓解症状的表象来误导大众。此外,这类说法还往往脱离病情的具体阶段和个体差异,一概而论地推荐某种食物,忽视了医学研究和病理机制。将片面的生活经验当成普遍规律,是这类谣言常见的误导方式,容易让患者误信“吃点就能养好”,反而延误病情。

  来源:科学辟谣

  初审:董蕾   复审:张彦梅 终审:陈尤欣