喝氢水、吸氢气、洗氢浴……真能包治百病? 科普常识-吉林省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 董蕾 3884611
喝氢水、吸氢气、洗氢浴……真能包治百病? 科普常识-吉林省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 董蕾 3884611

喝氢水、吸氢气、洗氢浴……真能包治百病?

2024-09-20      来源: 吉林省互联网举报中心

  喝氢水、吸氢气、洗氢浴……能够抗氧化、降血糖、抗癌。

  在健康养生领域,近年来 “氢” 的概念逐渐走进大众视野。从喝富氢水到吸氢气,各种氢产品层出不穷,声称具有抗氧化、降血糖、抗癌等多种健康益处。

  流言分析

  并非如此。

  氢气在医学上的应用还处于研究阶段,其治疗效果和安全性还需要更多的临床试验来验证。市场上关于氢气保健疗养方式的宣传往往夸大其词,缺乏科学依据。

  在健康养生领域,近年来 “氢” 的概念逐渐走进大众视野。从喝富氢水到吸氢气,各种氢产品层出不穷,声称具有抗氧化、降血糖、抗癌等多种健康益处,让人感觉可以包治百病,也让很多老人深信不疑。

  然而,氢对健康的影响究竟如何?它是否真如宣传般神奇?

  1

  缺乏临床证据

  目前,氢气对人体的好处多数来自于动物实验,虽然动物实验表明氢气在免疫调节、炎症反应、衰老等方面可能有一定作用,但用于人体的临床效果尚需深入研究证实,目前的研究还不足以确定氢气在人体中的具体作用机制和效果。

  例如,虽然氢气在动物实验中显示出抗氧化作用,但人体的生理环境与动物有很大差异,氢气在人体中的抗氧化效果可能并不如动物实验中那么显著。此外,不同人体的个体之间也存在差异,对氢气的反应可能各不相同。因此,需要更多的临床研究来确定氢气对人体的真正好处。

  2

  商家夸大宣传

  商家往往夸大富氢水的功效,声称其可以治疗各种疾病,如癌症、糖尿病、心血管疾病等。这种夸大宣传不仅误导了消费者,也可能给消费者带来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和健康风险。

  总的来说,氢气治病有一定的前景,但需要更多实验去证明有效性,并给出合理的建议和剂量指导,现阶段盲目听信商家宣传治病不靠谱。

  氢的负面影响

  1

  代替吃药,得不偿失

  一些老年人迷信氢产品,听信商家氢气能包治百病的鼓吹,甚至把正在服用的药物都停了。如果不幸患病,正确的选择是找正规医院,咨询医师,谨遵医嘱。不要把氢气当成 “万能药”,把养生馆当成 “神医堂”,否则只会贻误治疗时机,给自己和家人带来更大的痛苦。

  2

  增加安全隐患

  新闻里每年都会有氢气球爆炸等报道,因为氢气本身就是一种易燃易爆气体,一不留意就可能导致爆炸。购买制造氢机,如果出现氢气泄漏,可能会酿成大祸。

  另外,我们的新陈代谢大多需要氧气参与,如果吸氢气,氧气吸入的比例减少,很可能造成组织器官缺氧导致疾病,严重时甚至会窒息死亡。

  氢产品现状与监管

  目前市面上的各种氢气产品,鱼龙混杂。其中富氢水、制氢机和泡氢澡是 3 类最主要的产品。

  1

  富氢水

  目前,富氢水有一些企业自己制定的标准和一些团体组织制定的团体标准,比如去年制定的 T/BBYY 001-2023《富氢营养饮用水》。但是行业的标准体系还不够完善和统一,缺乏国家层面的强制性标准。这也导致市场上富氢水产品的质量参差不齐,消费者难以判断产品的优劣。

  比如富氢水中氢气的浓度、氢气溶解在水中所能维持的时间等,因为没有相关的法规约束,也都没有得到相应的监管。

  2

  制氢机

  目前市面上制氢机主要有 2 种,一种是吸气的,一种是制造氢水的。价格上也差别很大,吸氢机的价格从几千到上万,制氢水的机器价格便宜一些,从 200 多到 900 多不等。

  绝大部分的制氢机,并不属于医疗器械,某电商平台销量第一的制氢机,就在产品介绍中写明了属性是“非医疗器械”。

  在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的官网上搜索氢气,你就能看到所有氢气相关的产品。其中制氢机的备案,只有一款。

  而且,这款产品并不适用于抗氧化、降血糖、抗癌等方面,在适用范围里,只有“辅助用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成人患者的症状改善”这一个用途。

  所以,绝大多数的制氢机,无法保证一定的医疗效果。根本就不会像商家宣传的那种可以包治百病。

  3

  泡氢澡

  和前两者相比,泡氢澡的成本更高,需要专门的设备生产富氢水,如富氢水机或富氢水浴缸。这些设备可以将普通水转化为富含氢气的水,然后用这些水进行泡澡。

  在去年,有个新闻是老人在泡氢澡时去世,在近几个月经常去生活馆。

  所以,在没有高质量证据证明氢气治病的前提下,无法制定相关疾病指南或者专家共识。再加上目前缺少国家强制性标准,因此也没有监管的依据。如果商家夸大宣传,免不了会有老人上当受骗。

  如果你看到了这篇文章,赶紧转给爸妈,以免在增加金钱损失的同时,还可能影响了健康。

  照“谣”镜

  如果在保健疗养产品的宣传里发现它们使用了很多夸张用词,就需要警惕了,这种一般都缺乏科学依据。消费者应该保持警惕,不应轻信未经证实的医疗效果宣传。

来源:吉林省互联网举报中心

  初审:董蕾   复审:张彦梅 终审:陈尤欣